如今卢氏身上有了诰命,皇太后的寿辰宴,自然能够参加。
卢氏进宫为皇太后祝寿以后,皇太后也知道她担心谢紫雨,简单说了两句就让她去了谢紫雨身边。
如果不是看在谢紫雨的面子上,卢氏一个三品诰命,能不能见到皇太后都不一定,皇太后能够和她单独说两句,也算是为她做脸了。
这一点,不仅卢氏明白,其他人自然也明白,都是在后宅摸爬滚打多年的当家主母,这点儿小事,自然心中有数。
所以这些命妇虽然因为卢氏当年毫不尤豫的状告谢云海,还直接脱离了谢家,自己单开一府,又行商的事情对卢氏有意见,但是却没有人敢表现出来。
对卢氏的态度也很亲近,脸上都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,和卢氏你来我往的寒喧着。
听闻皇太后让卢氏去瞧瞧贤妃,这些命妇也没有继续和卢氏交谈,很爽快的就放人了。
“母亲,大嫂的身子如今怎么样了?”谢紫雨见到卢氏,担心的询问道。
柳如因为这是头一胎,家中自然紧张一些,更何况前些日子,柳如更是格外的难受,胎像不稳。
“如今好多了,娘娘不必担心!”提起儿媳妇这一胎,卢氏也有些心惊,儿媳妇这两月因为肚子里的孩子,可是受了不少罪。
好在随着如今月份越来越大,情况也渐渐有所好转,这让卢氏放心了不少。
谢紫雨听见卢氏这样说,也放心了不少,柳如如今没有诰命,像皇太后寿辰这样的日子,自然不能进宫的,所以她也没有办法亲眼见柳如。
不过卢氏能这样说,想来情况确实有所好转。
谢紫雨随后又转移话题,说到了谢紫辙的婚事,当初马婕妤跟谢紫雨说过以后,谢紫雨就很上心。
到了行宫刚安顿下来,就让春兰把消息传给了卢氏。
卢氏对于二儿子的婚事,现在已经没有从前那般着急了,她如今的心思都在柳如的身上,所以对谢紫辙的关心不比以前。
如今说起他的婚事,还是从前那些说辞。
谢紫雨和卢氏母女两人聊了没一会儿,就去了太和殿。
皇太后的寿辰,规格自然是最好的,谢紫雨去得有些晚了,大臣和命妇几乎都到了,使臣们也坐在位置上,太和殿中不断穿梭着伺奉的宫女太监,如今很是热闹。
谢紫雨到场,自然引起了不少的注意,不仅仅是因为她是宠妃,如今后宫中位分最高的嫔妃,还因为她如今的肚子,格外引人注目。
虽然众人都知道贤妃肚子里不只一个皇嗣,但是这听说和看着就不是同一个意思,瞧着贤妃如今的肚子,就象是要生了似的!
命妇们都羡慕谢紫雨的好福气,毕竟她的福气不是人人都能有的,不仅生出了太子,如今肚子里还有皇嗣。
陛下的皇嗣都出生于谢紫雨的腹中,这样的福气,她们想都不敢想。
谢紫雨这一坐下,自然少不了有人过来给她请安,和她寒喧,好在谢紫雨自己也意料到了会有这样的情况。
所以来得比较晚,她到了没多久,元启帝就扶着皇太后过来了。
众人高呼万岁,又给皇太后行礼,祝她福寿安康!
皇太后今日过寿辰,心情自然很是愉快,在听闻众人贺寿以后,也是面带笑容,让众人起身。
煜儿作为皇太子,自然跟在元启帝身边,寸步不离。
各国使臣打着为皇太后贺寿的名义进京,如今自然就要上前为皇太后贺寿。
能够上供给大梁的东西,自然都是极好的,毕竟众使臣这次也没有打算空着手回去,大梁地大物博,一些平常的东西,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极好的。
更何况元启帝对于臣服他的小国,出手一向是很大方的,必然不会丢了大梁作为天朝上国的面子。
元启帝和皇太后面对其他附属小国的贺寿,两人都是面带微笑,大方从容,端得一副天朝上国该有的威仪。
唯独到了南边一个小国,使臣刚送完寿礼,想要退下,却被元启帝给留了下来。
“说来,朕还记得上次前来参加朕的生辰宴的,还是你们的王,当年他还只是一个世子,给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许久未见,不知他如今可好?”
元启帝这话听着也不过是简单的关心,但是在使臣耳朵里,却是晴天霹雳!
毕竟他们王当时可是明晃晃的站在那时的定王身边的,对这个帝王多是多有得罪。
虽然当时帝王没有放在心上,但是如今那定王因为谋反,被赐死了,定王府都倒了,如今突然提起来,难不成是想要秋后算帐吗?
使臣一时间百转千回,在心里不停的想着该如何回复帝王,最后也只好装作徨恐的样子,多谢帝王的关心。
甚至看着帝王身旁的皇太子,一个福灵心至,夸起了皇太子,滔滔不绝,都没有重复的。
这样懂事,让元启帝也很满意,他现在叫住使臣,也不过是因为当年那世子过于嚣张了。
见他这样懂事,元启帝也没有继续说什么,挥挥手让他下去。
元启帝当年虽然明面上没有计较什么,但是私下里对他们的关注也少了一些,如果不是他们的先王走得太快了,现在的新王是谁,还有待商榷!
好在这只是皇太后寿宴中的一个小插曲,接下来的寿宴还是继续,推杯换盏,歌舞升平,好不热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