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日一大早,陈百祥便早早的来到了弘义宫,验了牌子便往翠华殿而去,这里是秦王世子中山王李承乾读书的地方。
一路上他有些忐忑。
说实话,这几日他感觉自己好象跟做梦一般
没想到那日去了他们家中的居然就是秦王跟尉迟将军,怪不得小十一要大开中门迎接,这还真的就是贵客啊。
他一直没有想明白,为什么陈百一会认出秦王。
“臣,拜见殿下。”
很快,便到了大殿。李承乾跟长孙家庆俩人已经到了,陈百祥便赶紧上前见礼。
“陈侍读快快免礼。”
“谢,殿下。”
接着,他又看向二十四五岁的长孙家庆,也是躬身行礼说道:“见过长孙侍读。”
长孙家庆作为秦王妃的娘家侄子,其高祖、曾祖、祖父皆为公侯,家世自然显赫,所以看着陈百祥的时候,难免带着一丝审视。
“恩,你我同为殿下侍读,以后当亲近一番。“
陈百祥嘴上连连称是,心里却是忍不住的讥讽。
对长孙家庆的这番姿态,根本就没有当真。
这种世家子弟,向来是看不起门第低于自己的人。
对于这种眼高于顶的人,陈百祥自然有自己的应对方式,那就是附和着就是了。
三人这边刚刚打完招呼,这会授课的先生还未到来。
才刚刚入座,长孙家庆便歪着脑袋看向陈百祥,直接问道:“陈侍读,以后既为同僚,我等当竭诚为殿下效力。
殿下早闻瑞哲,三岁开蒙,如今更是由孔师教《诗》、陆师教《礼》。
不知陈侍读,通何典籍?
精通五经,还是熟诵《周礼》《仪礼》?”
陈百祥也是没想到,第一天上班就遭遇了职场霸凌。
他看了一眼长孙家庆,缓缓开口说道:“吾三岁开蒙,五岁识千字,七岁诵《尚书》,十五通五经,十七躬行圣人之言。”
这话他说的一本正经。
跟陈百一待的时间长了,这心理素质也是提升了不少。
别的不说,先把牛逼吹出去。
反正五经这玩意,只要是世家子弟,那都是从小学习的,自己说十五通五经,有什么问题?
至于通的怎么样,那就是仁者见仁了,谁敢说他陈百祥在吹牛逼。
长孙家庆听到这话,不由得脸色黑了起来。
特别是看到五岁的李承乾这会居然还带着一脸的崇拜。
您难道就没看出这厮在吹牛。
殿下啊,您可长点心吧!
就在他刚要出言讽刺的时候,陈百祥却是又开口了。
“然,某虽自觉学识过人,族中贤者却言某通五经而不识五谷,言农桑为本却不知农时。
于是,便挂印辞官躬身农事。
如此练习两年半,掌六畜之数,会农事之本。
不知长孙兄台有何教我?”
陈百祥说到这里,不由得微微挺了挺胸膛,仿佛带着一身正气的看向了长孙家庆。
毕竟,这话可是真的,所以一点都不心虚。
长孙家庆呼哧呼哧的看着陈百祥,不知道从何反驳。
看着自己表弟,中山王李承乾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陈百祥,他只觉得自己好傻。
为什么好端端的要招惹这么一个家伙。
只是,既然惹了,就惹了吧。
在这弘义宫,他长孙家子孙还怕他陈百祥这个愣娃。
就在他快速思考的时候。
大殿外,李世民正跟陆德明俩人互相对视一眼。
自从陈百祥献上曲辕犁之后,李世民一直忙碌未来得及试验。直到昨天宫中内官用这犁开垦宫中一片花园,有一内官出身农户之子,第一时间便发现了这曲辕犁的不同。
于是,便将情况汇报给了李世民。
李世民这才想起了这么一茬,再听说内官说这曲辕犁效率极高。便立马开始试了一下,这才明白泾阳陈氏这是给自己送了一件神器啊。
所以,这才一大早便过来想要跟陈百祥问问关于这曲辕犁的具体情况。
没想到,在门口的时候,居然还会遇到如此有趣的一幕。
陆德明这会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,忍不住的说道:“殿下,这陈家子说的可是为真?”
在他看来,陈百祥这个中山王侍读既然是李世民给的,那自然是清楚对方的学识能力的。
所以,有些疑惑的开口问道。
毕竟,就算是侍读那也勉强算是他的学生之一。
总是要有所了解的。
李世民闻听此言,不由得一愣。
他对于这个陈百祥其实了解的不算多,最多就是觉得对方憨厚老实,算是个实干型的人才。
至于对方在儒学方面的造诣,那他哪知道?
思及此,便说道:“陆师,此子乃务实精干,如他所言掌六畜之数,会农事之本。”
陆德明听到这话,点了点头,心里便顿时失去了兴趣。
更是暗暗有些嫌弃,他善言玄理,苦研经学,自然是清贵异常。
而今却要与这等浊流共处一室,实在是有辱斯文。
李世民乃关中之人雄,故尚冠冕。
对他来说,大家都是凭借出生入死的实际功业得到官位的,自然心里不会有陆德明这种清浊观念。
所以,他也是未注意到陆德明的心思。
而大殿内的长孙家庆,直接对着陈百祥说道:“误入歧途而不自知,着实让人惋惜。”
说着,还把自己的桌案往旁边挪了一点,就要是离陈百祥远远的。
他接着对李承乾说道:“殿下万金之身,当以圣人为学,明悟仁义之本。
万万不可舍本求末。”
长孙家庆也没有过多的贬低陈百祥,毕竟在这个时代,大家都认为圣人微言大义,圣人之学直通大道。
而陈百祥这等务实的做法,算不上什么大道,属于技法层次,实在是有些上不了台面。
长孙家庆的话,在陈百祥心里没有引起丝毫波澜。
他想起了以前陈百一说过的一句话,便笑着看了一眼长孙家庆。然后面对李承乾说道:“殿下,臣少时读《孟子》,遇‘尽其心者,知其性也。知其性,则知天矣。存其心,养其性,所以事天也。夭寿不二,修身以俟之,所以立命也。’
臣以前不知,怎么样才能修身致教?
后来,吾族长语,‘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’
如此躬耕两年半,这才明白农人之辛苦。
遂,臣心中明悟,我等孔教门徒当为生民立命。”
他话音刚落,李承乾自然是听不明白。
长孙家庆整个人不由得的起身,语气有些慌乱的指着陈百一说道:“你……你狂妄……”
就在这时候,大殿外传来咣当一声。